
影音推廣
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142 淨空老法師
「當時有一大國王,名為世饒王,聞世間自在王佛說法,頓然心開,了解實義,故曰開解。由於開解,自然歡喜。如各經末咸云: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」。當時,這是世間自在王出現在世間,佛在世間教授四十二劫,不是四十二年。
「當時有一大國王,名為世饒王,聞世間自在王佛說法,頓然心開,了解實義,故曰開解。由於開解,自然歡喜。如各經末咸云: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」。當時,這是世間自在王出現在世間,佛在世間教授四十二劫,不是四十二年。
任何一個人,一生的際遇全是業報,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。修善的時候也是有業障,遇到正法信心不容易生起來,這個原因我們很清楚。小時候接受聖賢教誨的這個緣沒有,就像《三字經》上所說的,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,…
我們這個共學班今天進入第四天,相信大家也都有很多收穫。這個班等於是老中青都有,所以每一個人的願力都會互相促進、互相交感。大家都有共同的一個特質,特別講道義,我們佛門說光光互融,年紀大的人看到年輕人這麼發心,都很隨喜;…
【常見於佛分明照了。】
這是「結成見佛」。見佛已經是很難的事情,又何況『常見』?不但常見,而且能夠『分明』,分明是真見到,見到真佛。不僅分明,而且能『照了』,「照了」這兩個字很重要。
【復次龍王,若離惡口,即得成就八種淨業。何等為八?一、言不乖度。】
經文很明顯,意思無盡的深遠。佛在這裡面告訴我們怎麼樣成就淨業,特別是對念佛法門而言。我們念佛法門,大家都知道是修淨業。淨業從哪裡修?先淨其口。
【十六、天作孽猶可違,自作孽弗可逭。】
昨天我們探討到,『天作孽猶可違』。可以避免,或者是可以化解掉哪些部分?我們前世造的惡業,今世透過斷惡修善,甚至是一念懺悔、一念孝心都能化解。所以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