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影音推廣
華嚴經講述菁華 52 淨空老法師
【皆能示現種種光明。令諸眾生熱惱除滅。】
這一句是讚歎主火神的德行。德中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能夠利益眾生,水與火都可以利益眾生;一種是損害眾生。在經文裡面所說的全是屬於利益眾生的,對於損害眾生的就沒有說,表法裡面也是這個意思。
【皆能示現種種光明。令諸眾生熱惱除滅。】
這一句是讚歎主火神的德行。德中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能夠利益眾生,水與火都可以利益眾生;一種是損害眾生。在經文裡面所說的全是屬於利益眾生的,對於損害眾生的就沒有說,表法裡面也是這個意思。
【而佛教之化貪吝。誘賢良。其旨亦本於此。】
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小段。前面說過,中國自古以來,儒釋道三家肩負起社會教育的使命,收到很好的效果,所以每一個朝代執政的這些帝王,沒有一個不推崇三教的教學,…
我們學習儒釋道聖人的教誨就是要回歸本善、回歸性德,就是要喚醒我們本有的良知。所以「矜孤恤寡,敬老懷幼」,「矜」、「恤」、「敬」、「懷」這樣的善心都是我們本有的,都是透過經文讓我們提起這一分善念。
「《維摩經》云:智度菩薩母,方便以為父」。這是經上用比喻來說明,六度裡頭的智度跟方便度的關係。在《華嚴》把六波羅蜜展開為十波羅蜜,十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之後,第一個就是方便波羅蜜,後面是願、力、智。
不見己是,也不道人非,實在說,不見己是,不見人過。你為什麼會批評別人?你看到人過失。佛菩薩沒有看到人過失,人沒有過失,你找他的過失找不到,…